当孩子被医生诊断为轴性近视,家长们就开始对“眼轴”这个词有所感知。很多时候家长一边对眼轴这个词颇为敏感,一边又对这个词一知半解。那我们就来解读一下关于眼轴的知识。
什么是眼轴呀?
眼轴的定义:由角膜正中到视神经与视网膜黄斑中心窝之间的一条假设线,称眼轴。简单的说,就是光线从角膜-晶状体-玻璃体-视网膜的距离,看成是物理中的光学系统的一条中轴线,这就是所谓“眼轴”。长22~27mm,平均为24mm。
近视分为两大类:一类是轴性近视,一类是曲率性近视。只有轴性近视才会引起眼轴增长,而曲率性近视与眼轴没有太大关系。
成长过程中眼轴的变化
每个人的眼轴从出生到衰老,是个不断增长的过程。就像从小到大身高的发育增长一样。眼睛的之所以能看到清晰的目标,完全是由眼轴的长短和眼睛中的屈光介质决定的。每个人天生都是远视,随着年龄的增长,眼轴增长,才会出现近视。
随着眼睛的发育,等到眼轴不再增长的时候,眼睛看东西也就正常了。如果后期眼轴因为种种原因又变长了,呈现出的问题就是轴性近视。
新生儿的眼轴长度只有18mm左右,往往存在200—300度的远视。从出生后到3岁这段时间,眼轴变化是较快的,也是远视度数降低较快的,之后会生长的慢一些。
但是到了青春期又会生长的很快,直到16-18岁的时候,眼轴长度就基本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了。18岁左右的时候,眼轴长到大概24mm的长度,也就达到了成人的水平了。
轴性近视是怎么发生的?
眼球就像一颗生长发育的葡萄,眼轴在眼球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也会自然地生长,而相比起正常发育引起的增长,异常增长则会产生轴性近视。有研究显示,眼轴异常地每增长1mm,就会增加300度的近视度数。
从眼轴增长的原理来说:眼睛的晶状体、睫状肌具有调节能力,如果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,晶状体与睫状肌长时间紧绷就会疲劳,从而导致调节能力跟不上,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调节滞后。
平时人在看远时,物象是正好落在视网膜上的,而看近时物象会落在视网膜之后,只不过晶状体睫状肌能自动调节,正是因为有这种无级变焦的能力,才能在看近时让物象瞬间重新落在视网膜上。
但是如果出现调节滞后,就意味着睫状肌的调节力跟不上,这时视网膜就想“自食其力”,通过主动向后生长来接近光线聚焦的地方。长此以往,眼轴就向后异常增长,产生轴性近视。
那针对轴性近视,我们就真的无能为力?
靶向光子以光遗传学、营养基因组学等为研究基础,采用生物光子技术,研发出生物光系列产品,其中的光生物调节仪补光产品,根据人类视觉相关细胞染色体9种光依赖型视蛋白的构成比例,对应补充相关的有益光谱,为眼睛补充光营养,促进如维生素D3的合成\维生素B2的分解\视黄醇的利用,Na-、Fe3+、Ca2+、O2+等离子的吸收与代谢,对减缓儿童青少年眼轴的异常增长产生正向影响。